2022,我们拾级而上(2021年报)
尊敬的投资者:
一年时光,倏忽而过。在这一年里,疫情没有终结,战争还在继续,全球资源争夺战正在加剧,“枪炮,病菌和钢铁”仍左右着人类社会的命运。
对金石资源来说,这一年,我们的业务布局悄然升级已从上游资源端稳步进入下游氟化工和新能源领域;公司治理日臻完善,ESG理念得以贯彻,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信赖和认可;而在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大家最关心的股价,似乎与我们“行稳致远,拾级而上”的风格迴然不同,这一年股价的巨大波动真可谓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说实话,对于这个喜怒无常的“市场先生”,我与你们一样无能为力,更不可能像股吧里说的那样,以为上市公司可以对股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相比这琢磨不透的“市场先生”,我们更乐意成为那个木讷的“价值先生”,一步步拾级而上,务实但也不乏理想。
记得中上协宋志平会长在前不久的一次公开访谈中提到,“投资者买股票,就是在’买’董事长。投资者需充分了解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战略思考、文化理念。”看起来董事长还是很重要的。为了让各位投资者更好地理解金石资源,尽可能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买错,和往年一样,我仍以致股东信的形式向大家报告我对公司的理解与思考。今年的重点是聊聊我对公司所在行业,业务的战略定位,大家关心的新业务开展情况以及为什么进入这些新领域的思考。
一、平稳但不平凡的2021年
从具体的财务数据看,2021年我们的总体经营情况不温不火。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4%,扣非净利润增长8.97%,产销量分别增长13.59%、19.57%。净利润增长不及营收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新项目尚未产生效益而相关的期间费用投入较大,原材料涨价也导致生产成本有所上升。但是,毋庸讳言,我们在成本控制上做的也不够好,“降本增效”未取得预期效果,精细化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透过财务数据,2021年我们还取得一些超越财务报告之外的经营成果。经过这一年的布局,初步形成了“资源-氟化工新能源”三大板块的战略定位。就资源端而言,原有单一萤石业务规模稳中有升,保持遥遥领先的竞争优势;与包钢合作的伴生萤石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进展喜人,在各方通力合作下,原定5年达到年产80万吨精粉的进度将大大提前,预计今年底即可建成60万-80万吨/年的产能。氟化工项目,选址“花落”包头市达茂旗政府将着力打造的“绿能”产业园,相关环评、安评、能评等手续正在报批中,部分设备已提前订购一期12万吨氢氟酸产线计划2023年底前建成,第二和第三期进度也将加快。而位于浙江江山的含氟锂电材料项目,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一期6000吨六氟磷酸锂建设正如火如茶,我们期待年底前试生产,如届时能实现部分销售那就再好不过了。我们还加大了与下游电池等厂商的洽谈,以期达成基于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协作、互惠共赢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去年我曾说“并没有对市值的高低耿耿于怀”,现在依然如此。尽管短期股价潮涨潮落,但我们波澜不惊。行胜于言,从去年年报发布到现在,即使这期间股价曾屡创新高高管也没有减持,我本人在增持,公司在回购,累计金额达14亿。这些都表明我们坚定看好公司新项目、行业新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长期价值成长。
二、公司战略定位的基本逻辑
大道至简,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思考具体的战略定位和业务布局时,我们有两点基本逻辑:一是做自己擅长的,二是做有意义的,这是我们的文化理念,要“追求有意义的盈利”。以下我就谈谈我的思考和做决策时的那些“心路历程”。
一是充分发挥优势,做足、做强、做大资源端。人们常说,得资源者得天下,资源不仅是我们公司的“基本盘”,也是各个行业的最大赢家。因此,我们要将资源规模做到足够大、影响力足够强;不仅要继续扩大萤石份额,确保资源储量、生产规模、市场份额、技术工艺在全球遥遥领先的地位,还要充分关注其他资源品如硫、锂等,为我们含氟锂电材料项目提供必备的原材料保障
二是契合国家战略,融入大赛道,做深下游含氟锂电材料,打开成长空间。很多投资者对此颇有疑问:资源端利润很高,为何不只在资源端发力,还要参与下游激烈的“红海’竞争?对此,我的答案是,资源端我们从未放弃,还要做到足够强大,但坦率地说,这是“躺赢”,是乐享其成。金石向上,拒绝“躺平”,按我们的文化理念,不应仅仅满足于坐享国家发展红利,而应当更有作为。我们身处新能源大赛道上游,占据天时地利,我们要义无反顾、主动出击,做一些对国家、对行业、对股东更有意义的事,这才是我们向往的“有意义的盈利”,也是企业存在的真正价值,是“务实的理想主义”精神。
那么,在下游诸多细分领域中,公司为何选择氟化工、含氟锂电材料?我在之前的致股东信中也反复提到,我们一直思考“如何在发展中把握机遇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中”,希望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势、贴近国家需要、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方面有所作为”。氟化工项目自不必多说,是萤石资源综合利用的自然延伸,是国家鼓励的循环经济。选择含氟锂电材料一方面是因为发展新能源是国家战略,赛道足够大、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前景,有足够大的细分市场,容得下足够多的企业,现阶段也容得下像我们这样的“新进入者”。另一方面,适合我们做,我们有一定优势。一是资源端成本优势别看萤石目前在六氟成本中占比10%左右,不算太高,但我相信当市场回归理性、各类资源价格各归其位后,氟的成本占比将会大大提升;二是一定的“后发优势”,包括技术优化的“后发优势”、能耗优势以及产业布局选择“绿能”园区等优势。后发优势最终将反映于成本优势之中。
三、我对公司具体业务的理解
当然,我知道大家困惑的问题是,在上游其他资源品特别是与新能源密切相关的锂、钴、镍等暴涨的情况下,同样作为新能源重要原材料的氟资源为何价格未涨?新项目的进展如何、何时能贡献利润?
第一,萤石项目是“基本盘”。
作为萤石行业唯一上市公司,萤石是我们最重要的业务,2021年的收入利润也多来源于此,是我们的“现金牛”也是我们的强项和优势所在。占据资源端的天然优势,加上成熟的运营团队,让我们在这两年下游并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高毛利率。然而,为何萤石没有像其他资源品一样价格飞涨呢?这主要与现阶段下游需求结构有关。不同于钴锂镍等已经受益于新能源的资源品,现阶段萤石主要需求仍来自于传统业务,如制冷剂约占到总需求50%左右,受近几年房地产低迷以及疫情导致的出口受阻等影响,传统需求这几年都不景气。而大家翘首企盼的新能源需求,目前占比还比较小,对价格的带动并不明显。
但我们非常看好萤石作为稀缺资源会迎来旺盛需求:-方面,随着全球疫情缓解,经济逐渐复苏,空调、冰箱等需求有望提振,三代制冷剂配额和下游厂商格局的基本确定也可能带来价格回暖;另一方面,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等对萤石需求的异军突起,将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全球新能源包括六氟磷酸锂,PVDF、石墨负极、光伏面板等都需使用大量氢氟酸,根据现有数据测算,到2025年新能源对萤石需求将达到150万-200万吨,2030年更是可能超过500万吨。而目前全球每年萤石总产量仅七、八百万吨,新能源或有可能取代传统的制冷剂需求,成为萤石的最大需求领域。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在未来某个时期,萤石会经历与目前其他资源同样的“供需错配期”,在一段时间内供给可能跟不上需求的井喷,无非是这个临界点何时到来尚难确定。因此,当前我们要做的便是在供给端做好充分准备来迎接这个时点的到来。我们已在布局,计划扩产包钢项目生产线以进一步提升产能规模,以及进一步并购整合优质的单一矿山等。我们将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迎接新能源、新材料对萤石井喷式的需求。
第二,水到渠成的“选化一体化”项目。
进入氟化工领域,实为“选化一体”模式下水到渠成的选择。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9本),石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属于“鼓励类”产业。包钢项目作为全球伴生萤石资源的第一次大规模利用,其品质与单一矿山相比是有差距的。经过反复试验与测算,权衡技术可行性与商业经济性,我们认为做到90%左右品位时性价比最高。但是,由于使用低品位萤石制备氢氟酸技术的高门槛,市场对90%低品位萤石的使用量不大,其价格会低于正常产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多年关注和储备的“利用低品位萤石精粉生产氢氟酸”的技术此时派上了用场:用非标准的萤石精粉来生产同样品质的氢氟酸,若30万吨产能完全达产,成本应可与大家总是津津乐道的磷化工尾矿制取氟硅酸的成本相媲美,这一成本较之现有其他厂商会有较大的竞争力。并且,作为全球最大的氢氟酸产能,规模优势也十分显著。我们还希望能将项目打造成循环经济的典范,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第三,含氟锂电材料是“第二增长曲线”
去年10月我们布局了年产2.5万吨的含氟锂电项目,定位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起点”。如前所述,在包头氟化工项目逐渐投产后,我们将“坐拥”含氟锂电材料的重要原材料氢氟酸的巨大产能,江山六氟项目的建设投产也将为我们积累经验、优化流程。另外,内蒙古地区资源富饶,我们关注到周边有硫铁矿等其他保障新材料的矿产资源,也会考虑在相关区域的“绿能”产业园继续布局含氟锂电材料。我们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进入行业头部企业行列。将六氟作为进入新能源业务的切入口,将新能源赛道定位为“第二增长曲线”这有利于公司打开单一萤石业务的“天花板”、提升市值空
另外,对于广大投资者关心的公司如何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和再融资问题,我们的总体原则是,不单纯以获得最好值或从二级市场融到最多资金为目的,将以引进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长期合作伙伴,能助力公司长期发展、“共益共生为首要考量因素。多措并举,我们会择优而行。
新能源如火如茶,新能源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而我国锂电新能源领先于全球,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主要赛道,近一、二十年会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之一。因此,我们相信我们的战略定位是正确的。但是锂电新能源的发展也面临着氢能和其他新技术路线的挑战,因此与其相关的产业也面临着整体风险。我们会密切跟踪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早做准备、未雨绸缪。我希望通过这样如实和充分的“信息披露”,使各位投资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理念、经验、学识做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也请大家注意投资风险。商业世界纷繁复杂,让我们心存敬畏。
记得不久前有位来调研的个人投资者问我:股东的期待会不会对你造成压力?我的回答是:面对那些真正信任我们、坚定不移支持我们、长期持有我们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我会有压力。巴菲特先生说,“一个公司的特征决定了它的股东特征”,我也希望金石的股票能尽可能保持在那些欣赏我们理念、理解公司前景、信任我们品行、包容我们不足的投资者手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大风大浪中荣辱与共、甘苦相随,共益共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愿脚踏实地、拾级而上,以务实的理想主义精神,做坚守实业的长期主义者。
董事长:王锦华
2022年4月7日